教研动态
三明市农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二、入学要求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1 | 汽车维修工 6-06-01-02 |
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 1.汽车维修工(四级) 2.汽车美容工(四级) 3.汽车维修1+X证书(初级) |
2 | 汽车钣金工 6-04-04-01 |
汽车外观件的拆装与修复 | |
3 | 汽车涂装工 6-04-05-02 |
汽车外观的喷涂与修复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的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以及与汽车维修有关的职业领域的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培养适应汽车维修、汽车运用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进入相应职业岗位就业,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检修、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修复等相关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学生在校三年学习专业知识的培养规格要求,见表1。
表1 知识要求和考核
项目 | 技术要求 | 考核标准 |
基础知识 | 掌握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德育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 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 |
钳工技能训练 | 1.了解钳、焊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钳、焊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焊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钳、焊工加工工艺的编制。 |
《职业标准》中初级钳、焊工证考核要求。 |
汽车发动机维修 | 1.掌握发动机的结构与原理,能熟练使用发动机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 2.掌握发动机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大修竣工检验标准;使学生具有发动机拆卸、检修、装配、调整的能力; 3.具有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
《职业标准》中级汽车修理工发动机部分考核要求 |
汽车底盘维修 | 1.掌握底盘的结构与原理; 2.掌握底盘主要总成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3.熟悉底盘常用维修机、工具、仪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 4.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 5.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
《职业标准》中级汽车修理工中底盘部分考核要求 |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 | 1.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2.能熟练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 3.具备对汽车电器设备进行维护、调整、检修的初步技能; 4.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 5.具有对汽车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
《职业标准》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考核要求 |
汽车维护与保养 | 1.会使用常用汽修工具及故障诊断仪; 2.具备常见汽车电路识读的能力; 3.能对汽车进行正确的维护与保养; 4.掌握汽车运行材料类型、牌号、品种、规格及性能,具备合理选择及使用运行材料的能力; 5.具备进行在学习汽修新技能、新技术的能力。 |
《职业标准》中级汽车修理工中底盘部分考核要求 |
汽车钣喷技术 | 1.掌握汽车饭金修复的基本工艺、汽车典型板件修复方法; 2.掌握汽车修补涂装的工序顺序,熟练使用涂装工具、设备进行涂装施工; 3.掌握工具、设备结构原理及安全施工规程等。 |
《职业标准》中级汽车钣金、喷涂工考核要求 |
汽车驾驶训练 | 1.掌握汽车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的正确使用方法; 2.熟悉汽车起步、加档、减档、转向、制动及停车的安全操作步骤; 3.具有驾驶汽车的能力 |
《职业标准》中汽车驾驶证考核要求 |
3.能力
对通用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等的培养规格要求,见表2。
表2 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专业知识能力 | 通用能力 | 方法能力 |
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
1.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 |
六、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入手,以校企合作为依托,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借鉴美国德莱弗斯模型理论,以工作能力递进式培养为原则,从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和教学进程两个方面创新形成了“双轮驱动,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该模式在教学进程方面,制定了每个培养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确保阶段性培养目标的实现,并参照德莱弗斯模型的技能培养标准,将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后的技能目标定位为:应达到“合格者”的水平。
图1 “双轮驱动,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方面,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共同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双制定,校本教材双编写,实训基地双建设,教学过程双参与”,即:通过企业调研及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岗位要求,校企人员共同完成校本实训教材的编写,增强技能教学的针对性;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在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了校办维修厂,并将汽车维修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让学生参与社会故障车辆的维修等,实现了产学的“零距离”对接,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群,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了可靠保障;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及实践能手,参与专业教学、实训指导及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实践“订单”培养,促进企业更加紧密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了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进程。
“双轮驱动,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为五个阶段,具体技能学习标准及运行进程如表3所示:
表3:“五阶递进”人才培养运行进程
学习阶段 | 学习标准 |
基础段 (第1学期) |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标准:对应基础段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要求的能力。 实操技能知识学习标准:本阶段以基础的拆装实操为主,学生要掌握常用工量具的规范使用,了解发动机、底盘零部件的拆装技能,掌握钳、焊工基本技能。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基础段的实训项目考核,达到“新手”的能力阶段。 |
加强段 (第2学期) |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标准:对应加强段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要求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学科学业水平测试。 实操技能知识学习标准:本阶段以发动机和底盘两大系统零部件拆装训练为主。学生要掌握发动机各系统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发动机和底盘各部件的拆装方法。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加强段的实训项目考核,能力阶段由“新手”向“高级学徒”进发。 |
提高段 (第3学期) |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标准:对应提高段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要求的能力。 实操技能知识学习标准:本阶段在加强部件拆装训练上加入部件检测的方法学习。学生要掌握发动机、底盘部件的检测方法,了解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学生能按要求完成提高段的实训项目考核,达到“高级学徒”的能力阶段。 |
实战段 (第4、5学期) |
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标准:对应实战段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等级考试能力要求。具备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要求的能力。通过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的学业水平测试及办公软件等级考试。 实操技能知识学习标准:本阶段以整车维护与保养和故障诊断排除技能知识学习为主,学生要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检修方法、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内容与方法、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等。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跟岗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实战性训练,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战段的实训项目考核,达到“合格者”的能力阶段。 |
顶岗段 (第6学期) |
学生离开学校进入汽车维修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学习,达到“熟练者”的能力阶段。 |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2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60 |
10 | 演讲与口才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11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文化 |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能简述汽车名人事迹,掌握汽车运动等相关知识,了解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和名车车标的相关知识。 | 64 |
2 | 汽车定期维护 | 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握11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测(PDl检测),能完成汽车5 000 km以内的各级维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掌握汽车相关零部件的检查和调整方法,能完成汽车40 000 km以内的维护工作,能进行车轮换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汽车电气系统工作情况检查等车辆维护作业。 | 128 |
3 | 汽车构造 | 掌握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进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底盘传动系统、转向系、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电器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和安全辅助装置等相关知识;能进行汽车主要总成的拆装。 | 128 |
4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发动机。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熟练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系统简易故障。 | 128 |
5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和主要零部件的作用,确正确使用、维护和就车检测自动变速器;能拆卸、装配和检验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总成,能排除普通传动系统简易故障。 | 128 |
6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掌握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等发动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控发动机供油、点火、进排气、控制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的零部件,能排除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简易故障。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维修手册,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基本工具、设备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各总成部件。 | 128 |
7 |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 掌握汽车空调(含自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工具、设备进行制冷剂。 | 64 |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汽车机修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以及维修与检测设备、维修资料的使用方法等,能初步分析汽车发动机和底盘综合故障,能够诊断与排除电控发动机和底盘的一般故障 | 64 |
(2)汽车电器维修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新能源汽车车结构与检修 |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了解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混合动力i气车的特点、类型;掌握常见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检修流程;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检测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 | 64 |
(3)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营销 | 具备汽车维修接待的基本素质要求;掌握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能正确预测、分析维修用户的行为;能进行维修合同的签订。 | 64 |
2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了解保险学的基本理论、汽车保险险种、保险条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基本知识;熟悉汽车查勘定损、理赔流程;能熟练开展汽车定损、理赔业务。 | 64 |
3 | 二手车评估 | 熟悉二手车市场发展动态;熟悉二手车的鉴定评估基础知识;熟悉二手车交易的类型和程序;掌握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方法和汽车碰撞损伤评估方法;掌握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工序与销售定价方法 | 64 |
3.专业选修课
(l)汽车配件及仓库管理。
(2)汽车内外饰加装。
(3)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
(4)其他。
4.综合实训。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钳工实训 | 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初步进行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螺纹、刮削和装配等钳工操作;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 30(1周) |
2 |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实训 | 针对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所涉及的实训项目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成凸轮轴、汽油泵和转向机的检修,以及制动器和离合器的调整与检修等考证项目,具备汽车维修中等技能 | 60(2周) |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技自主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八、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综合实训等四类,如表4所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参照德莱弗斯模型理论,遵循技能学习递时式成长的培养原则,建立了凸显职业性的“五阶递进”实训教学体系,“五阶递进”实训教学进程表见表5。
表4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级模块 | 二级模块 | 课程 | 课时 | 学分 | 教学进程(课时/周) | 备注 | |||||||
总课时 | 理论 | 实践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
文化课模块 | 基础课模块(限定选修) | 语文 | 192 | 15 | 4 | 2 | 2 | 4 | |||||
数学 | 192 | 15 | 4 | 2 | 2 | 4 | |||||||
英语 | 192 | 15 | 4 | 2 | 2 | 4 | |||||||
计算机应用 | 192 | 15 | 4 | 4 | 4 | ||||||||
体育 | 160 | 10 | 2 | 2 | 2 | 2 | 2 | ||||||
历史 | 32 | 2 | |||||||||||
德育课模块(限定选修)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2 | 2 | 2 | |||||||||
职业生涯规划 | 32 | 2 | 2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32 | 2 | 2 | ||||||||||
哲学与人生 | 32 | 2 | 2 | ||||||||||
班/团活动、政治学习 | 160 | 10 | 2 | 2 | 2 | 2 | 2 | ||||||
选修课模块(任选或安排两门,每门2课时) | 心理健康 | 0 | 0 | ||||||||||
演讲口才 | 32 | 2 | 2 | ||||||||||
公共艺术 | 32 | 2 | 2 | ||||||||||
专业课模块 | 主干课程专业基础(限定选修) | 汽车文化 | 64 | 5 | 4 | ||||||||
电子电工基础 | 32 | 2 | 2 | ||||||||||
汽车构造 | 128 | 96 | 32 | 5 | 4 | 4 | |||||||
主干课程专业课(限定选修)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28 | 32 | 96 | 10 | 4 | 4 |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128 | 32 | 96 | 10 | 4 | 4 |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128 | 32 | 96 | 10 | 4 | 4 | |||||||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 64 | 16 | 48 | 5 | 4 | ||||||||
汽车定期维护 | 128 | 16 | 112 | 10 | 4 | 4 | |||||||
专业选修 | 故障诊断与排除 | 64 | 16 | 48 | 5 | 4 |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 | 64 | 48 | 16 | 5 | 4 | ||||||||
二手车评估 | 64 | 5 | 4 | ||||||||||
汽车营销 | 64 | 5 | 4 |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64 | 5 | 4 | ||||||||||
小计 | 课程课时 | 2432 | 169 | 30 | 30 | 30 | 30 | 30 | |||||
实践模块 | 认知实习 | 钳工实习 | 30 | 2 | 1 | 30课时/周 | |||||||
课程实训 | 综合课程 | 30课时/周 | |||||||||||
跟岗实习 | 综合课程 | 120 | 7 | 4 | 30课时/周 | ||||||||
顶岗实习 | 综合课程 | 600 | 20 | 1 | 20周/学期 | ||||||||
实训、实习等课时、学分 | 750 | 30 | 30课时/周 | ||||||||||
军训、实践周、社会实践 | 90 | 5 | 1 | 1 | 1 | 0 | 0 | 30课时/周 | |||||
劳动 | 60 | 3 | 1 | 1 | 30课时/周 | ||||||||
总计 | 各模块、各课程总学分 | 3032 | 207 |
表5 “五阶递进”实训教学进程表
实训 阶段 |
学期 | 主要实训目标 | 主要实训模块 | 学时数 | 实训地点 |
基础段 | 第1 学期 |
学会常规工量具使用及基本拆装方法和相关金工技能。 | 汽车主要构件(发动机、底盘、电气)识别及简单拆装。 | 48学时 | 校内基地 |
加强段 | 第2 学期 |
熟练使用常规工量具,做到会拆、会装、会调、会量。 | 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部分发动机、底盘检修实训项目。 | 80学时 | 校内基地 |
提高段 | 第3 学期 |
快捷熟练使用常规工量具及汽车专用诊断设备,做到会修理、会调整、会检测、会诊断,基本具备一个合格修理工的素养。 | 电器拆检;发动机检修与维护;底盘检修与维护; | 144学时 | 校内基地 |
实战段 | 第4、5 学期 |
根据汽修厂的生产岗位要求,结合校内汽车修理部的维修实例进行实战性实训,提升汽车维护、检测、故障诊断综合技能应用水平,同时考取工种技能证,打通与顶岗段的通道。 |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汽车整车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办公软件实训及考证;汽修工种 (中级)考证强化训练(2周)。 | 344学时 | 校内基地 |
顶岗段 | 第6学期 | 在汽车修理企业对口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0.5年 | 校外基地 |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人员结构。
构建一支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具“双师”素质(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16到1:20之间;专业教师的高、中、初三级职称比例应朝30:50:20方向构建。
2.任职要求。
(1)专任主讲教师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掌握较好的教学能力;熟悉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获得汽车维修专业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含高级工)。
(2)专任实训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3年以上相关企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熟悉汽车各系统总成的拆装、检测、诊断,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汽车维修专业技师以上的技能证书(含技师)或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证书。
(3)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该课程3年以上任课经验,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4)校外兼职教师应具有5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担任主管以上职务,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热心教育事业,能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能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二)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以实施生产性实训教学为目标,我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地规划设计,从施工图的设计、设施配备、设备采购、基地功能布局等全方位予以指导。保持设备、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具有高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与场所,并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实训条件应满足学生8~10人/组的汽车维修技能实训的要求。如表6所示。
表6 主要实训区基本配置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场地面积 | 主要设备 | 数量 (台/套) |
1 | 汽车底盘 | 1.提供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结构认知的实训; 2.提供汽车底盘拆卸和装配的实训; 3.提供汽车底盘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实训; 4.培养汽车底盘常见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技能。 |
200平方米 | 自动变速器 | 2 |
手动变速器 | 若干 | ||||
动力转向器 | 若干 | ||||
离合器总成 | 若干 | ||||
转向及前、后桥总成 | 若干 | ||||
主减速器 | 若干 | ||||
悬架总成 | 若干 | ||||
底盘总成 | 3 | ||||
刹车油更换机 | 1 | ||||
变速器免拆清洗机 | 1 | ||||
动力转向向免拆清洗机 | 1 | ||||
2 | 汽车发动机 | 1.提供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结构认知的实训; 2.提供发动机拆卸、检验和装配的实训; 3.提供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实训; 4.培养发动机常见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技能。 |
200平方米 | 发动机拆装台架 | 16 |
发动机诊断台架 | 2 | ||||
发动机总成 | 若干 | ||||
维修工具 | 若干 | ||||
检测仪器 | 若干 | ||||
发动机测量工具 | 3 | ||||
喷油嘴清洗机 | 1 | ||||
润滑免拆清洗机 | 1 | ||||
冷却免拆清洗机 | 1 | ||||
燃油系免拆清洗机 | 1 | ||||
3 | 汽车电器 | 1.提供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结构认知的实训; 2.提供汽车电器部件拆卸和装配的实训; 3.提供汽车电气系统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训; 4.培养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的技能。 |
200平方米 |
汽车故障解码器 | 2 |
丰田自动空调实验台 | 1 | ||||
桑塔纳2000全车电器实验台 | 1 | ||||
丰田自动空调实验台 | 1 | ||||
五种点火系统综合示教板 | 1 | ||||
电控巡航系统示教板 | 1 | ||||
安全气囊系统示教板 | 1 | ||||
电动门窗中控锁系统示教板 | 1 | ||||
汽车启动系统示教板 | 1 | ||||
汽车充电系统示教板 | 1 | ||||
音响系统示教板 | 1 | ||||
防盗系统示教板 | 1 | ||||
充电机 | 2 | ||||
4 | 计算机仿真实训 | 1.提供汽车仿真实训软件,进行模拟实训。 2.提供汽车各系统和各零部件的多媒体素材,便于学生认识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3.提供桑塔纳、卡罗拉各系统电路图,模拟操作汽车常见的故障排除。 |
100平方米 | 台式电脑 | 51 |
交换机 | 1 | ||||
汽车发动机教学软件 | 1 | ||||
汽车底盘教学软件 | 1 | ||||
汽车电气教学软件 | 1 | ||||
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软件 | 1 | ||||
宇龙汽车维修仿真软件 | 1 | ||||
5 | 整车综合检修 | 1.培养汽车整车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技能; 2.四轮定位、拆胎、补胎、动平衡的实训设备和基本的实训。 |
1000平方米 | 举升机 | 10 |
整车 | 10 | ||||
车轮平衡机 | 2 | ||||
四轮定位仪 | 1 | ||||
自动拆胎机 | 2 | ||||
6 | 汽车钣喷 | 1.提供汽车钣金的基本实训; 2.提供汽车涂装的基本实训; 3.提供汽车美容的基本实训。 |
400平方米 | 外观修复机 | 3 |
三盏烤灯 | 2 | ||||
洗车机 | 2 | ||||
焊机 | 2 | ||||
烤漆房 | 1 | ||||
大梁校正仪 | 1 | ||||
抛光机 | 1 | ||||
蒸汽机 | 1 | ||||
7 | 新能源实训室 | 1.提高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实训; 2.提高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 3.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实训; 4.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维护与保养实训。 |
300平方米 | 电动车 | 1 |
混合动力汽车 | 2 | ||||
充电桩 | 2 | ||||
动力总成拆装平台 | 1 | ||||
新能源拆装工具 | 1 | ||||
新能源检测工具 | 1 | ||||
8 | 驾驶实训 | 培训学生基本的驾驶技能。 | 40亩 | 教练车 | 4 |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校外寻求合作企业,建立校外挂牌基地,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多元化和合作企业性质的多元化。功能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是课程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也是教师实践基地和科研课题来源;企业性质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又有汽车配件销售、汽车生产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
根据行业特点,按每届学生人数计算每10-15人应有1家稳定的校外企业作为教学和实习的基地,并能不断拓展校外基地数量与功能。其主要功能有:专业认识实习、校外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以及产学研合作。为了规范校外实习管理,学校特制定了《校外教学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主要做法如下:
(1)实习前动员:每次实习前,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开
展实习前的动员,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和考核办法,加强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预防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对每个实习点都指派了实习带队教师,负责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并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实习企业也专门指定了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技术指导。
(3)学校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学校实训中心等相关职能部分必须定期到实习企业检查实习情况,加强指导和管理,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校外实习正常有序开展。
(4)实习考核:学生在校外教学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重考核制度。考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30%。学生如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实习,考核成绩应是所有实习岗位的综合考核成绩。
(三)教学资源。
各门专业课程结合课程内容需要,优先选用适合教学要求的国家规划教材,其次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单位出版的其他系列教材。对于与地区经济结合紧密,具有浓厚区域特色、企业特色、岗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二次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的形式,适时编写校本教材,已供专业教学使用。
各门课程开发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和视频资源,专业课程要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不断补充学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入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根据本专业以“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阶段式”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采取小组项目教学的组织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地思考任务、独立地制定计划,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作出决策;然后独立地进行准备工作、分析演示、练习训练、最后检查和评价。针对需要小组配合的作业内容,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小组教学、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引出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等方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协作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性强的职业特点,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均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既可以最大程度贴近工作环境,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其他相关课程,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教师的评价。
形成较为科学民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层面由教学督导人员负责听课打分,占30%;专业负责人、各专业教师分别听课,各自评价,最后汇总,占40%;另有还有30%的评价是由学生通过评教完成。最终形成对教师个人教学的评价意见。
2.学生的评价。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紧紧围绕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①评价标准多样化
将汽修专业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分开计算,实践考试成绩比例大于理论考试成绩,并将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完成作用情况、上课发言、小组协作等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考评,学生的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
②评价主体多样化
评价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项目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进行自评和组内成员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师评。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应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可以结合日常表现、笔试、实践操作、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次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六)质量管理。
为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专业建设成果,需要建立系列的体系制度,包括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和专业建设管理制度。
1.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1)教学管理机构
形成学校、教务处、专业科三级分工科学、职责明确的教学管理机构。学校层面有分管副校长负责监督与指导,教务处层面有处室领导进行管理与部署,专业层面有专业负责人具体实施。
(2)过程管理方式
形成过程管理,在期初、期中、期末、考试、总结等环节实施抽查,确保教学正常运行。同时配合每周一报制度,教务处、专业组通报每周教学的工作情况。
(3)实训教学运行管理
建立《实训室人员岗位职责》、《校内实训室基地管理办法》、《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实习实训教学规范》、《校外教学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实施。
2.专业建设保证制度。
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
(1)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在推行情境化教学的背景下,理实界限模糊,为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应建立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培养结果的考核,实行目标效果考核,建立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①课程教学效果以项目型考核为主,由课程组制订课程实践技能考核方案,每门课程设计若干个(一般5个左右)考核项目,并尽可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应会考试相结合。
②专业培养结果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和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为目标,要求中级证书的通过率不少于学生总数的98%,专业对口就业率85%以上。
(2)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基础,专业对课程建设应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逐步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程。
①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已有基础,对课程建设任务做出年度计划和目标。
②实行课程组制度,确定主干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在专业带头人和专业主任统一指导下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③课程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并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制定适合本课程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
④按照重点课程、校级优质课程、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的要求逐年建设并申报,建设一轮完善一轮。
3.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资队伍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多层次引进不同人才,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1/3教师以学历+技能型为主,这部分教师主要引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作为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专业主要建设工作。
1/3教师以学历型为主,这部分教师主要从高校应届生引进,作为储备人才进行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1/3教师以技能型为主,以雇员、聘用等非在编方式从企业一线引进,主要承担实训指导和实践教学建设工作。
此外,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兴趣参与教育事业又由于各种因素无法脱离企业本职工作的人员担任专业的兼职教师。
(2)加强内部的培养,强化“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的能力互补。
个性化培养:制订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实施新老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对于在编教师,针对教师特点不同,帮助每个教师搭建教学、教研、科研平台,发挥各自专长,配合各类管理规定,让教师到省、市进修、下企业锻炼、进一步深造,创造各自的发展领域。
骨干教师培养:制订骨干教师资格标准,明确骨干教师工作职责,提高骨干教师福利待遇,创造学习进修的条件。选拔工作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的教师成作培养对象,加强专业核心队伍建设。
4.校企合作保障措施。
校企合作应形成制度化,才能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1)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主要职责是:
①协调校内各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合作事宜;
②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
③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管理及统计、总结等工作;
④负责对校企合作中校内工作的考核、评价,检查履约实施情况;
⑤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经费的管理;
⑥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2)主要合作模式
①工学交替模式
企业向学校提供用工信息,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其方式为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按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交替进行。
②“订单”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联体同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形式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③教学见习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到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④顶岗实习模式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以用人单位为主管理,学校协助管理的方式,校企合作共同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⑤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道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⑥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⑦合作经营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的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3)管理办法
①日常管理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每学期末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校企合作工作情况,及时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应及时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登记。
②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评估工作
校企合作项目的年度效益评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合作项目的利弊考量、人才培养、服务收入、功能利用等情况进行年度效益评价,并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于每学年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报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校企合作项目的周期性评估:合同期限在3年(含3年)以上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期应由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周期评估工作,全面审查合同履行情况。
十、毕业要求
(一) 学业考核要求。
学生在校三年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业考核,考核成绩需合格以上。学业考核包括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素养四个方面。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考核采用平时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等方式。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职业能力素养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态度、责任、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方面。
(二)证书考取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教学标准及行业的从业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考取汽车维修工(四级)或者汽车美容工(四级)。本专业学生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考取1+X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企业实习要求。
学生到企业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实习和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成绩需合格以上。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工作态度、按照操作规范、日常表现等。